法院讯(李群)近日,江源林区基层法院驻江源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调解室内,在立案庭调解法官和综治中心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,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圆满化解。该案的成功调解,不仅是江源林区基层法院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,更是诉讼服务在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标志性成果。
先行调解“加速度”
自江源林区基层法院入驻江源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来,调解法官通过综治平台信息共享,精准识别物业纠纷、劳动争议、民间借贷等易发矛盾纠纷的高风险案件,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程序,充分发挥法院专业力量与综治中心属地优势,纵向联动多家驻点单位“全科服务”,提前介入化解纠纷。通过法官联合人民调解员、行业专家共同调解,形成“法官指导+专业调解+群众参与”的解纷链条。
立案渠道“无缝衔接”
为确保纠纷解决路径衔接顺畅,法院与综治中心建立了全流程协同机制。经充分沟通、耐心释明,当事人不同意调解,以及调解不成功的案件,调解法官将案件立案流转至审理部门,实现“调解优先、诉讼断后”的闭环管理。这种衔接模式,避免了当事人因程序转换 “多头跑、反复跑”,让审判团队能集中精力处理疑难复杂案件,既减轻群众诉累,又缓解法院办案压力。
下一步,江源林区基层法院法院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沟通协调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整合各方资源,与综治中心形成工作合力,将解纷服务分层级、全方位、全触角向外延伸,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,真正实现让群众“只进一扇门、最多跑一地”的目标。
中国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